您的位置: 首页 » 法律资料网 » 法律法规 »

交通类专业教材编审、出版管理办法(已废止)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7-22 07:30:38  浏览:9421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交通类专业教材编审、出版管理办法(已废止)

交通部


交通类专业教材编审、出版管理办法
1992年5月4日,交通部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切实做好交通系统的教材编审、出版工作,保证教材的质量,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交通类专业的普通高等教育、职业技术教育和成人教育的教材(含必修、选修、配套、及翻译的教学用书),经审查,质量合乎出版要求、列入交通部教材出版计划的,由人民交通出版社和大连海运学院出版社出版。
第三条 出版交通类专业高等学校教材,原则上限定在国家教委《普通高等教育各科类专业教材规划、编审、出版工作的分工》所规定的专业范围之内。公共课、基础课及非交通专业的专业课教材,原则上不列入交通部教材出版计划。
一次印量不足三千册或只有一个专业点、一个单位使用的教材,原则上不予出版。
使用对象相同的同类教材,择优出版一种。
第四条 需出版的教材,一般应以已使用过两遍以上的讲义为基础;被评为优秀教材的讲义,在同等条件下可优先列入出版计划;翻译的教学用书,报译时间距原版出版时间,应不超过三年。

第二章 教材建设的领导与管理
第五条 交通系统各院校(以下简称院校)应由一位校领导负责领导教材建设工作。教材管理部门负责领导和组织全校教材建设、制订教材规划、审定教材年度计划和评选优秀教材等工作。教材管理部门要配备专人负责,要创造条件努力提高教材管理部门工作人员的素质。
第六条 院校要建立、健全和不断完善有关教材建设的各项规章制度,并加以认真贯彻落实。
第七条 院校选择课程主要教材,应由教研室负责认真研究决定,授课教师个人不能随意变动。
第八条 各单位要保证教材编写人员编写教材的时间,编写教材时间应计入教学工作量。各单位还要为编写教材提供文具、纸张等物品,维护编写人在稿酬等方面的正当权益。
第九条 教材管理部门不但要做好教材的订购、发行工作,还要积极开展教材建设与教材的研究工作,认真执行教材规划,做好组织、审查以及铅(胶)印教材的编辑加工工作,努力提高教材质量,扩大教材品种。

第三章 出版计划与审批
第十条 交通部每五年制定一次教材出版规划。交通部教材出版规划在各院校制定教材建设的基础上编制。院校上报交通部的教材建设规划应包括文字说明、《教材出版计划》(见附表一)和《教材推荐书》(见附表二)。交通部教育司(以下简称教育司)委托相应的专业教材指导委员会审议《教材推荐书》,并根据院校推荐书和指导委员会的审议意见,以及交稿时间和出版能力,由部教育司会同出版社安排教材出版规划。
第十一条 教育司每年下达下一年度的出版教材交稿计划。院校或专业教材指导委员会负责的教材,由归口主编院校的教材管理部门统一填写申报表。凡未列入规划的教材均要补报《教材推荐书》,已经成立有专业教材指导委员会的专业,仍须经专业教材指导委员会审查签署意见后,方可由院校报教育司。院校在报年度计划时,要将审稿时间考虑在内,并要注意留有余地,尽量杜绝拖、欠交稿的现象,保证计划的严肃性。
第十二条 拟翻译的国外教材或教学参考书,在填写《教材推荐书》的同时,应填清原著书名(中、外文)、原著者、出版国家及时间;译出该书的绪言和章节目录,报部教育司,或由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转教育司,经同意并由出版社查重约稿后再行翻译。
第十三条 出版社根据年度交稿计划的书目指定责任编辑,并与主编保持密切联系。
第十四条 每年每项工作的具体时间进度按《交通部教材管理工作历》(附表四)进行。

第四章 教材编写与审稿
第十五条 教材的编写实行主编、主审负责制。
教材编写人应由教学经验丰富、学术水平较高、具有较好的文字水平、热心教材建设工作的教师或专家担任。
教材必须保证思想性、科学性、先进性、启发性和适用性。编写要符合著作权法和有关法律、法规规定。
第十六条 鼓励编写适合大类专业使用、并符合《课程教学基本要求》的基本教材。同时可配以能体现本专业特色、使本门课程加深、加宽的“补充教材”,组成完整的课堂使用教材。
第十七条 课堂使用教材的内容,应根据教学计划的要求,处理好本门学科的内在联系,以及相关学科与课程之间的分工与衔接。做到不重复、不脱节,恰当掌握其深度和广度。严格控制字数,本(专)科教材,每授课学时的稿面字数控制在4000字以内;中专教材控制在3500字以内。出版社根据交通部下达的计划字数支付稿酬。
第十八条 编写课堂使用教材原则上应确定一名主编,主编承担的编写内容不得少于全书的1/4。主编负有核定书稿的编写大纲及主要内容的取舍、调整的责任,并承担全书的统稿、定稿工作,对书稿的质量全面负责。提倡并鼓励由主编遴选参编人员。
第十九条 配套教材是体现专业特色,帮助学生验证、消化、巩固课堂教学基本内容,运用理论知识处理实际问题的课程教学用书,要保证数据准确、标准规范。
第二十条 提倡个人编书。合编教材的编者最多不超过三人,并应明确一个统稿,以保证教材体例、符号的统一。
第二十一条 教材在送交出版社之前,必须请教学经验丰富、学术水平较高、熟悉专业全面情况、治学态度严谨、未参加该书编写工作的、非编写单位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或专家审阅。若有多人参加审阅,则必须确定一名主审,负责全书的审定工作,对审稿质量负责,并填写《交通部教材审查意见书》(附表三)。
第二十二条 审稿时间以主审人收到书稿之日起计算,稿面字数25万字以下的;审稿时间不得超过二个月;25—45万字不得超过三个月;45万字以上不得超过四个月。
第二十三条 对未达到审稿要求的不付审稿费,并将另请他人审阅。

第五章 教材修定再版
第二十四条 教材应保持相对稳定。教材在使用期间,主编院校与主编应注意信息反馈,根据需要组织修订再版。使用教材的教师应主动与教育司或主编反映教材中出现的问题。
第二十五条 担任修订教材的主编应慎重、客观地评价原教材,应在原教材的基础上进行内容的补充、更新,为了保持教材的连续性,无特殊原因一般不应更换主编。如确需调整主编,由教育司会同有关单位研究决定。
第二十六条 修定教材同新编教材一样,需填写《教材推荐书》报部批准。
第二十七条 修定教材更新的内容不得少于10%,或修定量不应少于40%。

第六章 交 稿
第二十八条 根据教材印、行周期的需要,春季教材于教材使用之时的前两年的9月15日之前、秋季教材于前一年的4月15日前将书稿交到出版社。在送交书稿的同时,将《交通部教材审查意见书》寄到教育司。不能按期交稿时,主编单位应提前三个月分别通知教育司和出版社,以便调整编辑、印刷力量,否则出版计划将自行取消。出版社拒收逾期书稿。
第二十九条 送交出版社的书稿应誊清在稿纸上,并符合《编写书稿注意事项》的要求,保证文、图、表齐全,书写清晰、工整,图稿符合制版要求,书稿内容不再改动。
第三十条 在编辑加工中如发现书稿错误较多,或与已经出版的同类教材、图书大同小异,或有抄袭现象,或超过限编字数等情况,由出版社征求教育司的意见后,将书稿退回主编单位。

第七章 稿酬、样书与订购
第三十一条 教材稿酬为每千字14~18元。高等学校教材每千字16~18元;中专教材每千字15~17元;技校教材每千字14~16元。质量优秀的教材可以适当提高稿酬标准,但每千字不超过24元。
统稿费根据统稿的工作量确定,占总稿酬的5%~20%。
第三十二条 审稿费由责任编辑根据《交通部教材审查意见书》对书稿审阅修改的工作量和审稿质量确定,每千字1~3元,最多不超过4元。
第三十三条 稿费与审稿费由出版社分别寄给主编与主审。
第三十四条 教材出书后,样书由出版社分寄有关人员。样书赠送标准为:主审2册;编著者在5人以内,共赠书10册;编著者在5人以上的,主编2册,参编人每人1册。
第三十五条 新书出版后,主编应及时将“重印样书”连同勘误表寄出版社,以供出版社修改重印之用。
使用教材的教师也应积极向出版社反馈教材印刷质量中的问题。
第三十六条 用书单位应密切注意新华发行所和出版社的教材征订目录,分别于每年6月1日—15日、12月1日—15日到当地新华书店或出版社订购。一次应订足三年以上的用量。新书出版后,三年内不予重印。需要重印的书,用书单位应提前一年(分别于每年2月底前或8月底前)报教育司,以便根据需求量安排计划重印。
第三十七条 本办法由交通部负责解释。
第三十八条 本办法自一九九二年六月一日起施行。交通部一九八二年制定的《交通系统教材编审、出版试行办法》同时废止。
附表一
教材出版计划
------------------------------------------------------------------------------------------------
序号| 书 名 | 学 时 |字数(万)|主编单位、姓名|适用专业|类 别|交稿时间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附表二
教材推荐书
(公开出版、内部教材)
教材名称----------------------------------------------
主编人 ----------------------职称--------------------
推荐院校----------------------------------------------
一九九 年 月 日
----------------------------------------------------------------------------------
|适用专业| |主编单位| 系 室 |
|------------------------------------------------------------------------------|
|根据 专业的 级教学计划,课程名称为 |
|------------------------------------------------------------------------------|
|教 材| |新编|必修|配套教材 |讲授| |图数| 张|
| | |----|----|----------|学时| |----|----------|
|使用对象| |修订|选修|教学参考书|学分| |字数| 万|
|------------------------------------------------------------------------------|
|主学|何年在何校讲过何课、教授对象、学时、次数 |
|编简| |
|教历| |
|----|------------------------------------------------------------------------|
|曾何|何年、教材名称、学时、字数、使用对象、出版单位 |
|编种| |
|写教| |
|过材| |
|----|------------------------------------------------------------------------|
|教使|印刷形式(油印讲义、内部教材、出版社)、印刷日期、使用次数、学生反映,是|
|材用|否评为院优秀教材? |
|推情| |
|荐况| |
|前 | |
|----|--------------------------------------------------------------------------
|已同| |
|公类|教材名称、主编单位、姓名、出版单位、字数、适用学时、主要问题 |
|开教| |
|出材| |
|版情| |
|的况| |
|----|------------------------------------------------------------------------|
|本点| |
|教说|编写指导思想,教材特色及主要章节 |
|材明| |
|特 | (写不下可另附纸) |
----------------------------------------------------------------------------------
----------------------------------------------------------------------------------
|主 | |
|编 | |
|所 | |
|在 | |
|教 | |
|研 | 主任签字: |
|室 | 年 月 日 |
|----|------------------------------------------------------------------------|
|推 |推荐意见、本校使用专业、计划用书时间及印数 承担量: |
|荐 | |
|院 | |
|校 | |
|教 | |
|务 | |
|处 | |
|意 | 处长签字: |
|见 | 年 月 日 |
|----|------------------------------------------------------------------------|
|专会| |
|业(| |
|教编| |
|学委| |
|指会| |
|导)| |
|委意| 签、章 |
|员见| 年 月 日 |
|----|------------------------------------------------------------------------|
|教 | |
|育 | |
|司 | |
|意 | |
|见 | 章 年 月 日 |
----------------------------------------------------------------------------------
附表三
交通部教材审查
意 见 书

教材名称----------------------------------------------
主编人 ----------------------职称--------------------
主编院校----------------------------------------------
一九九 年 月 日
----------------------------------------------------------------------------------
|主编 |工作单位| 学院 系 |
|------------------------------------|----------------------------------------|
|编 |工作| |
|写 | | |
|人 |单位| |
|------------------------------------------------------------------------------|
|教材封面署名 | (编、编著、著、主编、合编) |
|--------------|--------------------------------------------------------------|
|教育司批准文号| |实际字数| |
|------------------------------------------------------------------------------|
|教材内容简介:(主要内容、特点、读者对象、一般不超过300字) |
| |
| |
| |
----------------------------------------------------------------------------------

审稿内容
一、教材的思想性
1.有无政治性错误,是否符合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
2.是否有泄露国家机密的地方?
二、教材的科学性和先进性
1.取材是否先进,是否能与本门学科发展的先进水平相适应?
2.概念、定义、原理是否准确、清楚?
3.公式、图表、数据、机器型号是否先进、可靠?
4.国内是否有同类教材,与之相比在内容和体系上有什么特色?
三、各种标准使用情况
1.名词、术语、规范、符号是否符合国家现行规定?
2.法定计量单位使用是否正确?
3.所绘图稿是否符合国家现行标准?
4.非标准的名词、术语、符号全书是否一致?
四、教材适用性
1.是否符合本课程在教学计划中的地位和作用,内容和字数是否符合大纲要求?取材是否适当?章节、结构安排是否合理?
2.是否体现了理论与实际结合的原则?
3.是否体现了循序渐进和少而精的原则?
五、教材文字叙述质量
1.文字叙述用语是否准确、精练、流畅?
2.文字、标点符号是否符合规范要求?
3.是否存在语法错误、口语化、课堂语言等疵病?
六、著书类别
1.“编”是集国内外资料之所成;“著”是个人成果,对于“著”一定要认真审查著的内容与分量。
一般说书稿中有个人成果者,称“编著”,著的分量占全书30%以上者称“著”。
2.本书属于“编”、“编著”、“著”?
----------------------------------------------------------------------------------
|主审人| |职称| |工作单位| |
|----------------------------------------------|--------|--------------------|
|接稿时间| |寄出时间| |
|------------------------------------------------------------------------------|
|审稿记录: | 主编意见: |
| | |
| | |
| | |
| (可另附纸) | |
|------------------------------------------------------------|------------------
|--------------------------------------------------------------------------------
| 教 | |
| 研 | |
| 室 | |
| 、 | |
| 系 | |
| 的 | |
| 意 | |
| 见 | 年 月 日 |
|------|----------------------------------------------------------------------|
| 编 | |
| 委 | |
| 会 | |
| 、 | |
| 专 | |
| 业 | |
| 教 | |
| 学 | |
| 指 | |
| 导 | |
| 委 | |
| 员 | 年 月 日 |
| 会 | |
----------------------------------------------------------------------------------
----------------------------------------------------------------------------------
| 学 | |
| 校 | |
| 教 | |
| 务 | |
| 处 | 年 月 日 |
|------|----------------------------------------------------------------------|
| 教 | |
| 育 | |
| 司 | |
| 意 | |
| 见 | 年 月 日 |
|------|----------------------------------------------------------------------|
| 出 | |
| 版 | |
| 社 | |
| 意 | |
| 见 | 年 月 日 |
----------------------------------------------------------------------------------
附表四
交通部教材管理工作历
----------------------------------------------------------------------------------------------------
时 间 | 工 作 内 容
----------------|----------------------------------------------------------------------------------
元 月 |下达本年度部属高校内部教材计划。
----------------|----------------------------------------------------------------------------------
2月15日 |出版社将已发稿的下年度春季教学用书通知新华发行所或用书单位进行征订、并通知教育司。
----------------|----------------------------------------------------------------------------------
2月底 |各院校将需要重印的下年度春季教学用书及印量通知教育司和出版社。
----------------|----------------------------------------------------------------------------------
4 月 |教育司将下年度春季教学用书的出书情况通知用书单位。
----------------|----------------------------------------------------------------------------------
4月15日 |下年度秋季教学用书的交稿时间截止。
----------------|----------------------------------------------------------------------------------
6月1~15日 |各院校向新华书店或出版社订购下年度春季教学用书。
----------------|----------------------------------------------------------------------------------
7月底前 |各院校向教育司报下年度教材交稿计划。
----------------|----------------------------------------------------------------------------------
8月15日 |出版社将下年度秋季教学用书通知新华发行所或用书单位进行征订,并通知教育司。
----------------|----------------------------------------------------------------------------------
8月底前 |各院校将需要重印的下年度秋季教学用书及印量通知教育司和出版社。
----------------|----------------------------------------------------------------------------------
9月15日 |第三年度春季教学用书的交稿时间截止。
----------------|----------------------------------------------------------------------------------
10 月 |教育司将下年度秋季教学用书的出书情况通知用书单位。
----------------|----------------------------------------------------------------------------------
|教育司下达下年度教材交稿计划。
----------------|----------------------------------------------------------------------------------
11月底前 |各院校向教育司报下年度部属高校内部教材计划和本年度的完成情况与成本结算。
----------------|----------------------------------------------------------------------------------
12月1~15日|各院校向新华书店或出版社订购下年度秋季教学用书。
----------------|----------------------------------------------------------------------------------
12 月 |教育司下拨部属高校内部教材出书补助费。
----------------------------------------------------------------------------------------------------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广东省展会专利保护办法

广东省人民政府


粤府令第173号

  

  《广东省展会专利保护办法》已经2012年9月10日广东省人民政府第十一届103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发布,自2012年10月15日起施行。



          省  长  

                   2012年9月12日

  

广东省展会专利保护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展会专利保护,维护展会秩序,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广东省专利条例》和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省行政区域内举办的展会活动中有关专利的保护,适用本办法。

  本办法所称的展会,是指展会主办方以招展的方式在固定场所和预定时期内举办的以展示、交易为目的的展览会、展销会、博览会、交易会、展示会等活动。

  本办法所称的展会主办方(主办单位或者承办单位),是指与参展商签订参展合同或者其他形式的协议(以下简称参展合同),负责制定展会实施方案、计划和展会专利保护规则,对展会活动进行统筹、组织和安排,并对展会活动承担责任的单位。

  本办法所称的展会专利投诉处理机构,是指由展会主办方设立的,负责调解处理展会期间专利侵权纠纷的工作机构。

  第三条 展会专利保护应当遵循展会主办方负责、政府监管、社会公众监督的原则。

  展会主办方应当与参展商签订参展合同,约定展会专利保护的相关条款,加强展会专利审查和保护工作。

  参展商应当合法参展,不得有侵犯专利权和假冒专利行为。

  第四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专利行政部门负责指导、监督和管理本行政区域内的展会专利保护工作。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做好展会相关专利工作,维护展会正常秩序。

  第五条 展会期间的专利侵权纠纷,专利权人或者利害关系人可以请求展会专利投诉处理机构或者专利行政部门调解,也可以请求展会所在地人民政府专利行政部门处理,或者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

  第六条 行业协会应当通过制定行业自律规范,开展宣传培训等方式,增强会员的专利保护意识,协助专利行政部门和展会主办方开展展会专利保护工作。

  第七条 参展商、专利权人或者利害关系人应当遵守展会主办方制定的展会专利保护规则。

  第八条 展会主办方和参展商应当接受专利行政部门的指导、监督和管理,配合专利行政部门的执法活动。



第二章展 会专利保护规范



  第九条 展会主办方应当制定展会专利保护规则,并通过电子邮件、传真等方式及时向展会所在地人民政府专利行政部门进行告知性备案。

  展会专利保护规则的主要内容应当包括:

  (一)展会主办方设立的展会专利投诉处理机构、人员组成、职责;

  (二)参展展品涉及专利的,参展商应当准备相关权利证明材料,并对展品的专利状况进行自查;

  (三)展会主办方应当依法维护专利权人的合法权益,对参展展品进行查验,参展商应当予以配合。

  前款所称的参展展品,包括展品、展板、展台、产品及照片、目录册、视像资料,以及其他相关宣传资料。

  第十条 展会主办方应当履行下列职责:

  (一)在展会显著位置和参展商手册上公布展会专利投诉处理机构或者专利行政部门的地点、联系方式、投诉途径和专利保护规则等信息;

  (二)设立展会专利投诉处理机构,接受专利权人或者利害关系人的投诉,对展会中发生的专利侵权纠纷进行调解处理;

  (三)参展展品涉嫌假冒专利或者重复侵权的,及时移交专利行政部门依法处理;

  (四)完整保存展会的专利保护信息与档案资料,自展会举办之日起保存不少于2年,并应当在展会结束之日起30日内按照专利行政部门的要求以电子邮件或者传真等方式报送信息。

  第十一条 展会主办方应当建立专利公示制度,并将参展展品中涉及的专利以数据库、目录或者其他形式予以公布,涉及商业秘密的除外。

  第十二条 展会主办方应当与参展商签订参展合同,参展合同应当包括以下主要专利保护条款:

  (一)参展商应当遵守展会的专利保护规则;

  (二)参展商应当接受展会专利投诉调解,拒绝配合调解的,展会主办方可以按照约定解除合同,取消参展;

  (三)经展会专利投诉处理机构调解认为涉嫌专利侵权并禁止展出的参展展品,参展商拒绝采取遮盖、撤架、封存相关宣传资料、更换展板等撤展措施的,展会主办方可以按照约定解除合同,取消参展;

  (四)参展商对专利权人或者利害关系人投诉其涉嫌专利侵权行为的,应当接受专利行政部门的简易程序处理;

  (五)展品被专利行政部门或者人民法院认定为侵犯专利权的,参展商拒绝采取遮盖、撤架、封存相关宣传资料、更换展板等撤展措施时,展会主办方可以按照约定解除合同,取消参展;

  (六)与展会专利保护有关的其他内容。

  第十三条 涉及专利的参展合同范本,由省人民政府专利行政部门制定,在其门户网站上公布,并供免费下载使用。

  第十四条 展会专利侵权纠纷当事人委托代理人的,应当提交委托人签名或者盖章的授权委托书,授权委托书必须记明委托事项和权限。对代为承认、放弃、变更投诉请求,进行和解的,必须有委托人的特别授权。

  外国人、外国企业或者外国其他组织在展会期间对专利侵权纠纷提出调解或者处理请求的,应当委托依法设立的中国专利代理机构或者律师事务所办理。

  第十五条 专利行政部门应当加强展会专利的保护,在展会举办期间,应当以巡查等管理方式督促展会主办方和参展商履行专利保护的义务,抽查有专利标识的展品,对涉嫌假冒专利的展品予以及时处理。

  第十六条 专利行政部门应当指导、监督展会主办方按本办法要求设立展会专利投诉处理机构,并要求展会主办方在展馆显著位置或者参展手册上公布展会专利投诉处理机构的地点、联系方式和专利保护规则等信息。



第三章 展会专利侵权纠纷调解



  第十七条 向展会专利投诉处理机构投诉的,应当提交以下材料:

  (一)投诉申请书,包括投诉人与被投诉参展商(下称被投诉人)的基本情况、投诉请求和所依据的事实及理由;

  (二)合法有效的权属证明,包括专利证书、专利公告文本、专利权人的身份证明、专利法律状态证明;

  (三)其他相关证据材料。

  第十八条 专利行政部门应当建立专利保护专家库,为展会提供服务。专家库由知识产权、法律及相关领域的专家组成。

  展会主办方设立的展会专利投诉处理机构,依据参展合同的专利保护条款调解展会期间的专利侵权纠纷。其组成人员不得少于3人,可以从专利行政部门的专家库中选聘,也可以请求专利行政部门指派或者聘请相关领域的专家。

  第十九条 展会专利投诉处理机构调解人员与专利侵权纠纷有利害关系的,应当回避。

  第二十条 展会专利投诉处理机构根据本办法第九条和第十二条的规定,履行以下职责:

  (一)接受展会专利侵权纠纷投诉;

  (二)对投诉进行调查核实;

  (三)组织投诉人与被投诉人进行调解;

  (四)根据调查查明情况或者调解情况向展会主办方提出是否继续履行参展合同的意见。

  第二十一条 展会专利投诉处理机构接受投诉后,应当到被投诉人的展位进行现场调查、送达相关文书,听取双方当事人意见,查明事实、分清是非责任,组织双方当事人进行调解。

  调解达成协议的,应当当场制作调解协议书,并由双方当事人签收后发生效力;不接受调解或者调解不能达成协议的,展会主办方应当按照参展合同的约定进行处理。

  第二十二条 展会主办方对涉嫌侵权的展品,应当要求被投诉人按照合同约定立即采取撤展措施。

  展会专利投诉处理机构在调解过程中发现参展商违反本办法第十二条有关情形的,展会主办方可以按照约定解除合同。

  参展合同解除后,被投诉人应当立即撤展。

  第二十三条 被投诉人依调解协议执行后有异议的,应当在24小时内通过展会专利投诉处理机构向展会主办方提出书面意见,并提交相应的证据。

  被投诉人的异议成立的,视为原双方达成的调解协议无效,展会专利投诉处理机构应当在24小时内通知被投诉人恢复展示,并书面告知投诉人。

  被投诉人的异议不成立的,原双方达成的调解协议有效。

  第二十四条 展会专利投诉处理机构在调解过程中,对涉及大型机械设备、精密仪器内部结构、产品制造方法以及其他难以判定的专利,可以终止调解,并书面告知投诉人。

  展会专利投诉处理机构应当根据专利权人或者利害关系人的请求出具相关事实证明或者为其查阅、复印有关的材料提供便利。

  第二十五条 专利行政部门调解展会专利侵权纠纷,依据相关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进行。

  专利行政部门进行调解,达成协议的,应当当场制作调解协议书,经双方当事人签收后,即发生效力。

  调解未达成协议或者调解协议书送达前反悔的,专利行政部门应当依法作出行政处理。



第四章 展会专利侵权纠纷行政处理



  第二十六条 专利行政部门处理展会中的专利侵权纠纷可以适用简易程序或者普通程序。

  第二十七条 展会举办时间在3日以上,所在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专利行政部门认为需要派员驻会的,可以派员驻会,并设立临时的专利侵权纠纷受理点,接受专利权人或者利害关系人提出的专利侵权纠纷处理请求,对符合受理条件的依法予以受理。

  展会主办方应当配合,提供必要的场所和办公条件。

  第二十八条 专利权人或者利害关系人向专利行政部门提出专利侵权纠纷处理请求的,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一)提交专利侵权纠纷处理请求书、证据,以及身份证明、营业执照等资料;

  (二)请求人是专利权人或者利害关系人;

  (三)有明确的被请求人;

  (四)有明确的请求事项和事实、理由;

  (五)当事人未向人民法院起诉;

  (六)属于该专利行政部门管辖范围和受理事项范围;

  (七)重复侵权的,请求人还应当提交已经生效的行政处理决定、民事裁判或者仲裁裁决文书。

  专利权正处于无效宣告请求程序中且无效理由明显成立的展会专利侵权纠纷,专利行政部门可以不予受理。

  第二十九条 当事人提交的证据材料,应当真实、合法。

  当事人提交的证据材料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形成的,应当经所在国公证机关予以证明,并经中华人民共和国驻该国使领馆予以认证,或者履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与该所在国订立的有关条约中规定的证明手续。

  当事人提交的证据材料是在香港、澳门、台湾地区形成的,应当履行相关的证明手续。

  当事人是境外的,其主体资格的证明材料参照本条第二款和第三款的规定执行。

  当事人提交外文书证或者外文说明资料,应当附有中文译本。

  第三十条 专利行政部门处理展会专利侵权纠纷案件,可以到被请求人的展位进行现场检查,查阅、复制与案件有关的文件,询问当事人,采取拍照、摄像、抽样等方式调查取证。

  第三十一条 展会期间专利侵权纠纷案件的普通处理程序,依据《广东省专利条例》和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执行。

  执行《广东省专利条例》第三十二条、第三十三条等相关规定措施,所产生的运输、仓储等费用由请求人承担,涉及实用新型专利或者外观设计专利的,请求人应当提交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出具的实用新型检索报告或者专利权评价报告。

  第三十二条 专利行政部门对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充分、争议不大并且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专利侵权纠纷案件,可以适用简易程序处理:

  (一)专利权人或者利害关系人仅要求被投诉人停止在本届展会中的侵权行为;

  (二)已经生效法律文书认定专利侵权的;

  (三)被投诉的参展展品的技术方案或者外观设计与发明、实用新型或者外观设计专利权相同的;

  (四)其他可以适用简易程序的情形。

  第三十三条 适用简易程序处理的,除了应当符合本办法第二十八条规定外,请求人还应当提供担保,并提供落入专利权的保护范围的对比分析材料和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出具的实用新型检索报告或者专利权评价报告以及相关证明材料。

  专利权人或者利害关系人提出专利侵权纠纷处理请求的时间距离展会结束不足48小时,不适用简易程序处理。

  第三十四条 适用简易程序受理的案件,专利行政部门应当及时将案件受理通知书等相关文书材料送达双方当事人。

  被请求人应当在收到案件受理通知书等相关文书材料24小时内进行答辩和举证,逾期未答辩和举证的,不影响专利行政部门的处理。

  第三十五条 按照简易程序处理的专利侵权纠纷案件,专利行政部门应当在被请求人申辩期满后24小时内进行审理,调解不成的作出处理决定。

  第三十六条 按照简易程序立案的案件,通过现场对比无法判断是否落入专利权的保护范围等案情复杂的,不再适用简易程序,按照本办法第三十一条的规定进行处理,专利行政部门应当及时告知当事人,并说明理由。

  第三十七条 专利行政部门查处涉嫌假冒专利行为,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执行。

  专利行政部门查处假冒专利行为,展会主办方及参展商应当积极配合、协助。



第五章 展会专利诚信档案管理



  第三十八条 专利行政部门应当建立展会专利诚信档案,将下列情形列入档案:

  (一)违反本办法第十二条有关情形的;

  (二)被认定为专利侵权、假冒专利或者重复侵权的;

  (三)专利权人及利害关系人以现有技术或者现有设计申请专利并获得专利授权后,向展会主办方投诉或者专利行政部门提出处理请求的。

  第三十九条 专利行政部门应当按照规定将展会诚信档案信息纳入行政部门企业信用信息系统,实现部门之间的企业信用信息资源共享,有效监控和防范专利侵权和假冒专利。

  第四十条 专利行政部门应当对在展会期间的专利侵权和假冒专利行为向社会公布。

  第四十一条 专利行政部门对纳入展会专利诚信档案的参展商,在展会期间巡查时应当对其进行重点检查,对其相关专利权利证明材料进行审查。



第六章 法律责任



  第四十二条 展会主办方违反本办法第十条、第十一条、第十二条、第二十一条规定的,由专利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予以警告,并通报批评。

  第四十三条 展会主办方违反本办法有关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专利行政部门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可以处1000元以上10000元以下的罚款:

  (一)不设立展会专利投诉处理机构的;

  (二)拒绝接受专利权人或者利害关系人投诉,未按照规定或者合同约定对禁止展出的参展项目采取措施的;

  (三)经专利权人或者利害关系人投诉,拒绝出具相关事实证明,或者拒绝配合公证机关进行取证的;

  (四)拒绝行政和司法机关调取投诉案卷,拒绝当事人查阅、复印涉案投诉案卷的。

  第四十四条 违反本办法第八条规定,阻碍专利行政部门依法执行职务的,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

  第四十五 条专利行政部门及其工作人员违反本办法有关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上级专利行政部门或者监察部门依法给予处分:

  (一)没有在其门户网站上公布参展合同范本的;

  (二)没有对展会主办方给予指导、监督的;

  (三)没有对展会专利保护工作尽到管理职责的;

  (四)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的。



第七章 附 则



  第四十六条 中央和国家机关在粤主办的展会,参照本办法执行;其主管部门对展会专利保护另有规定的,可以从其规定。

  第四十七条 本办法自2012年10月15日起施行。







卫生部关于人工麝香试生产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

卫生部


卫生部关于人工麝香试生产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
卫生部


(1994年5月23日)


为促进野生动物的保护,保证中医临床用药,解决天然麝香紧缺问题,卫生部药政局会同中国药材公司,从七十年代初,共同组织了人工麝香的科研工作,委托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牵头,济南中药厂、上海市药材公司等单位参加。经专家审评,我部已于1993年11月批准人
工麝香试生产。
为切实加强人工麝香的试生产和进一步完善有关科研工作,做好生产使用和监督管理,特通知如下:
1、人工麝香的科研是由卫生部药政局与中国药材公司共同组织,并得到国家科委的支持,取得了成果,因此,人工麝香的成果归国家所有。
2、人工麝香属一类新药,国家保密品种。试产期间,由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指派专人对成品进行监督检验,采用特定包装和质检合格标志,出厂前应将样品包装设计和质检合格标志一并报部备案。
3、人工麝香配方、生产工艺按《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及有关规定的“绝密”级管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泄露。科研资料及成品不得对外展销和出口。
4、人工麝香的试生产由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北京协和制药二厂承担,原料由中国药材公司组织济南中药厂、上海市药材公司等单位提供,试产的产品经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检验合格后方可出厂销售,与天然麝香等同配方使用。
5、在试生产期间,卫生部药政局会同中国药材公司继续组织研究,生产单位要完善有关方面的科研和Ⅲ期临床研究工作,做好新药试产转正和质量标准转正等方面的科研工作。
6、为加强管理、保证质量,防止假冒,人工麝香的生产、收购、销售由中国药材公司负责,其它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购销。
7、“人工麝香”系指经卫生部批准生产的产品,在中成药配方中不得以麝香酮作为人工麝香代麝香使用。



1994年5月23日